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读研两年的感悟与收获

发布时间:2022-07-13 18:44点击:


靳潇倩,女,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研究生,导师为吴锋教授。在校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编论著1部,参与完成各类课题项目6项,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环球360会员登录第33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优秀奖、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奖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在科研上,严格要求自己是前提,勤学苦练是进步的阶梯。读研2年来,她多次参与课题项目申请书撰写、投标书制作等科研训练工作。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使得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论文撰写是每位研究生的必修课,她的第一篇论文撰写战线较长,前后经历了一年半之久,修改稿达40多版。在艰难而又漫长的修订过程中,由于自身在科研上的反应能力以及对研究的整体把握不充足使她一度想要放弃,但在导师耐心指导下不断优化,论文修订取得了重要进展,最终在核心期刊《出版广角》上成功发表,艰苦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此外,她参与撰写的论著《黄河几字弯文化协同发展》也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做科研不能纸上谈兵,她所在的团队注重调研,因为调研是获取一手资料,也是破解科研难题的重要抓手。在调研实践中,她认识到,做科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跳出科研的象牙塔。读研2年来,跟随着导师的脚步,她曾先后到赣州、安康、青海、延安、杨凌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参与到十四五文化产业规划、网络舆情治理与应对、县级融媒体发展、融媒体客户端活化转化等地方党委政府或企业委托课题当中。由于在本科时没有参与调研的经历,所以在第一次进行调研时颇为局促,不知道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而导师通常在早上提醒大家这一天的调研任务和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并且不管多晚,都会在晚上组织大家开个小会提升调研的效率。随着调研经历的丰富,她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调研之前收集相关资料,总结自己的疑问;调研过程中速记并踊跃提问;调研结束迅速梳理观点。调研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应把握住,以便全面收集后续项目开展所需资料,通过调研她学习到了如何与政府工作人员交流,调研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从学生身份转成社会角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无论是科研还是学习,保持好心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应对科研或学习上的压力?她认为以下两点颇为重要。一是对自己有信心。她有时候会暗示自己,现在做不好科研,可能是思路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寻求导师和同门们的帮助,比如我在写毕业论文时,由于开始得较晚,对新闻史不是很熟悉,打不开思路,于是她和同门积极沟通,向她们吸取经验,沟通完之后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二是压力和坏心情需要一个出口。实在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倾诉,把不好的情绪都输出,坏心情不能累积。纾解坏心情,她的应对之道是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她选择在学习效率不高时去看看画展、爬爬山,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审美,还能开阔视野。从团队实践出发,考虑到团队项目很多是关于文旅发展的,因此她偏向选择一些文旅融合案例所在的地点,比如五一时去到袁家村游玩,一方面在景区里实地感受到了文旅消费的重点还有袁家村的民俗,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其发展过程中的小问题,联系实际切实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过去这两年充实且有意义,未来将更加努力,不断前行,为研究生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热文推荐